可借 3 冊
《鄉愁鉤沈》是20世紀上海農村變革中的一些片段,是作者淩巖從當年工作的100多個筆記本上整理出來的。這些片段,有些因為大家知道的原因,當時是不便張揚和傳播的,因而雖不能說是“絕唱”,但也確實難能可貴。書中的記敘大致有三類內容:參加各種會議的記錄;一些課題研究活動,或當時他們“農經圈子”的同誌對—些專門問題的討論;下鄉調查研究的記錄,其中不乏對一些縣、鄉、村幹部的專訪。這些故事的背後,都蘊藏著當時的體制、機制特征、可見工農關系、城鄉關系中的種種不和諧、不協調,甚至是匪夷所思的。然而卻部是活生生的事實。
章節
- 序 王战(p.ii)
- 序《乡愁钩沉》邓伟志(p.vi)
- 笔记本里的故事 ——— 说说由来(p.1)
- 寻觅 “万元户”(p.19)
- “三三得九还是二五得十”(p.29)
- “吨粮田” 和 “吨粮队”(p.35)
- “贝科佩” 为什么 “流产”(p.43)
- 特产资源与《沪郊百宝》(p.57)
- 令人纠结的芦竹(p.69)
- 生生不息的泔脚(p.77)
- “杂交优势” 与大治河毛纺厂(p.87)
- 奉贤社队工业有点特别(一)(p.97)
- 奉贤社队工业有点特别(二)(p.109)
- “灯下黑” 是怎么回事(p.125)
- 盐民绝处逢生 养虾首先致富(p.133)
- 罗店农业没有包产到户(p.145)
- 上海到底有多少个小城镇(p.161)
- 从一个嘉定抵 1.5 个昆山到一个昆山抵 2.3 个嘉定(p.175)